当前位置: 森林旅游

桑给巴尔

2014-08-19来源:百度百科

桑给巴尔(Zanzibar,又译占吉巴)位于东非坦桑尼亚东部一个岛上的印度洋沿海城市上,是兴起的旅游新热点。岛上融汇着非洲传统黑人文化、伊斯兰文化及印度文化的混合,是这里的一大特色。“桑给巴尔”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“黑人海岸”,位于桑给巴尔岛西岸中部的香加尼半岛上,曾经是桑给巴尔帝国的经济、贸易中心。中国宋代典籍中称桑给巴尔为“层拔国”,在桑给巴尔博物馆中还陈列有中国清朝瓷器。2012年坦桑尼亚进行了人口普查,结果显示截止2012年8月26日,桑给巴尔总人口约为130万人。其中,温古贾岛南区11.6万人,温古贾岛北区18.8万人,温古贾岛西及桑给巴尔城区59.3万人,奔巴岛北区21.1万人,奔巴岛南区19.6万人。

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温古贾岛西及桑给巴尔城区,为2581人/平方公里;人口密度最小的是温古贾岛南区,为135人/平方公里。2012年人口增长率为2.8%;户均人口4.5-5.4人;男女性别比为97:100。 桑给巴尔是坦桑尼亚的一部分。包括桑给巴尔、奔巴两主岛及附近小岛,面积2657平方公里。“桑给巴尔”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“黑人海岸”,位于桑给巴尔岛西岸中部的香加尼半岛上,曾经是桑给巴尔帝国的经济、贸易中心。首府桑给巴尔市,位于桑给巴尔岛西岸,是桑给巴尔共和国的行政、经济和交通中心。有印度洋西部,同大陆部分隔着不宽的海峡。桑、奔两主岛最近处相距36公里,均由珊瑚石灰岩构成,地势低平,最高点海拔119米。气候湿热,年平均气温25℃,年较差仅4℃,年降水量1500~2000毫米,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。

人口50万(1982)。班图语系的斯瓦希里人占3/4以上,余为阿拉伯人、印度人、巴基斯坦人等。 经济以农业为主,盛产丁香与椰子,素称“丁香之岛”,有丁香树450万株,奔巴岛约占2/3,提供世界市场丁香产品的一半以上。椰子树超过 500万株,70%集中于桑给巴尔岛。此外还产稻谷、木薯、甘蔗等。工业以丁香和椰子加工业为主,其次有农机具修配、制糖等。首府桑给巴尔市在桑给巴尔岛西岸,建于公元初,为东非沿海重要贸易口岸,后一度衰落,19世纪海运贸易复盛,现为桑给巴尔地区行政、经济和交通中心,也是世界最大丁香出口港和东非著名驳运港。

桑给巴尔气候湿热,但是海洋的调节使它的气候非常和煦宜人。这里气温不高,变化幅度也不大,7月平均气温是23°C,l月平均气温28°C。桑给巴尔岛年降水量400-2000毫米,奔巴岛年降水量多达2000毫米。每年 4-5月、11-12月间,雨水过于集中,水灾来了。有时候,飓风也袭击桑给巴尔,使大量的人无家可归,毁坏了大面积的丁香树和椰子树。

人口多、土地少,桑给巴尔和中国面临着一样的问题。聪明的岛民当然想出了好办法。他们实行了“立体种植”,即把高杆、矮杆作物,多年生与生长期短的作物混着种。由于把最高大的椰子树、次高的丁香树、较低的木瓜、香蕉和更矮的木薯、芋头、豆类、蔬菜等混种,充分利用了生长空间的垂直营养面积,提高了对不同强度土壤水分和养料的吸收。多年生经济林的枯枝落叶增强了地力,对一年生作物起到了施肥作用,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和经济收益。 桑给巴尔盛产丁香,可丁香的故乡却并不是在这里,而是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,由18世纪分别传到留尼和毛里求斯,18世纪末转输到桑给巴尔。丁香是桃金娘科的常绿乔木,一般高6-10米左右。它们有美观、秀丽的金字塔型的树冠,生长着深绿色的椭圆形树叶,开绿红色和白色小花。丁香树种下以后,5-7年可以开花。把丁香树的花蕾摘下以后晾干,就成了丁香。

丁香和丁香树其它部分都是上等的香料和提炼了香油的原料。提炼出的丁香油是一种具有浓郁丁香味的黄色油液,用它可以制成各种高级香料、香水和卷烟配料。丁香还是珍贵的药材,它有健胃驱风的功能,可以治疗呃逆、胸腹胀问疼痛等症状,还可以做成治疗牙疼、风湿性神经痛的药。